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5018755050 刘老师18598069735 方老师
业务咨询:刘老师
手机:15018755050
技术咨询:方老师
手机:18598069735
邮件:409448709@qq.com
(4)质量认证可增强组织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从而扩大出口。质量认证制度已越来越被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是在质量管理方面我国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手段。国家之间通过签订单边、双边或多边的国际认可 ...
(3)质量认证可促进组织建立健全质量体系,从而提高组织的质量管理水平。无论是产品质量认证或是质量体系认证,都要求组织首先按照标准的要求建立自己的质量体系。而作为组织质量体系建立基础的各标准,通常都是代 ...
(2)质量认证可提高组织的质量信誉,帮助供方取得需方的信任,从而获取更多利润。某一产品或供方,如果希望取得消费者或需方、买方的信任,吸引他们来购买其产品,那么该产品或组织申请通过质量认证就是一个良好的 ...
(1)质量认证可以指导消费者选择商品,从而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或需方和买方的利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产品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对于消费者或需方和买方而言,仅靠自己有限的知识很难从日趋复杂的产 ...
7.批量检验 这种认证类型是依据统计抽样检验的方法对某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的认证,其目的在于帮助买方判断该批产品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这种认证类型,只有在供需双方协商一致后方能有效地执行。 ...
6.组织质量体系的评定 这种认证类型已逐渐被国际上所接受。ISO导则48《组织质量体系的第三方评定和注册导则》规定,对供方质量体系作评定的依据是ISO 9000标准系列,但对组织质量体系的评定不能代 ...
4.型式检验加事后监督——市场和工厂抽样检验 这种认证类型是第二种和第三种类型的综合,即对市场和工厂同时抽取样品进行检查检验。从产品样品检查检验来看,样品来自市场和工厂两个方面,因而要求更加严格。 ...
1.型式检验 按照规定的检验方法对产品样品进行检验,来证明样品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或技术规范。这种认证只发证书,不允许使用合格标志,只能证明现在的产品符合标准,不能保证今后的产品符合标准。 2.型式 ...
质量认证的合格有两种表示方法,即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并予以注册登记。认证证书即合格证书,是由认证机构颁发给企业的一种证明文件,以证明认证对象符合特定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要求。其内容应包括证书编 ...
认证机构属于第三方性质。通常把产品的生产企业称为“第一方”,把产品的采购单位称为“第二方”,“第三方”是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的另外一方。在质量认证活动中的第三方就是一个公正的认证机构。它和第一方、 ...
质量认证的基础是标准。作为认证基础的标准应是经过标准化机构正式发布,由认证机构认可的产品标准、技术规范、质量保证模式标准等。适合于相应认证对象的标准是开展质量认证活动的必备条件。 认证鉴定的方法。质 ...
质量认证的对象是产品、过程、服务和质量体系。产品、过程、服务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形的包括零件、轮胎等硬件产品;也包括电镀、焊接等工艺性作业和建设工程;还包括计算机程序、驾驶员手册等软件产品及润滑 ...
质量认证包括产品质量认证和体系认证两种。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IEC指南2—1986中将其定义为:“合格认证(Conformity Certification),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 ...
合格评定一词最早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使用,即1985年ISO理事会将其所设立的认证委员会改名为合格评定委员会,但没有给出合格评定的定义。1993年,关贸总协定在其修订的《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中给 ...
(接上)关于计量的技术法规的某些规定,实际上就是一种强制性认证。因此,认证来源于市场经济贸易活动和政府法规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以及标准化水平的提高,现代认证已经发展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 ...
(接上)产品品种日益增多,产品的结构和性能日趋复杂,仅凭买方的知识和经验很难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加之供方的“产品合格声明”属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一套,真真假假,鱼龙混杂,并不总是可信,这种方式 ...
一、质量认证的产生背景 认证活动起源于商品经济发展初期,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作为一种外部质量保证的手段逐渐发展 ...
佛教的日益昌盛也促进了家具的发展。从魏晋六朝至宋元时期,出现了墩、椅、凳等高型家具,在装饰上出现的浮雕配件和绘画图案与佛教有着莫大的关系。隋朝的家具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而唐朝因为“贞观之治”等比较 ...
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商周时期青铜文明的洗礼,逐步出现家具的雏形。刚从洞穴走出来的人类经过一个相当长时间的部落纷争和城邦混战,对于神明的崇拜热情非常之高,所以,这时期的家具主要用于祭祀活动,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家具经历了“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漫长过程,这期间不断地融合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于其中,家具品种越来越多,加工工艺也越来越成熟。直至明清时期,中国家具发展到一个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