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认证的产生背景(二)
作者:admin 更新日期:2018/7/22 10:16:32 点击:

(接上)产品品种日益增多,产品的结构和性能日趋复杂,仅凭买方的知识和经验很难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加之供方的“产品合格声明”属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一套,真真假假,鱼龙混杂,并不总是可信,这种方式的信誉和作用就逐渐下降。可是,不少顾客虽然不信任供方的自我合格声明,却又缺少必要的检验手段和技术经验,无法进行第二方合格评定。作为供方又苦于接待大量的第二方评定,这种多次重复的接待工作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19世纪中叶,一些工业化国家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开始制定法律或技术法规,规定像锅炉等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工业产品必须通过确认符合政府颁布的规格的程序,这就是法规性认证或强制性认证的开始。(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