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碳排放

发布时间:2023/7/29  查看次数:


简述碳排放


1896年,瑞典科学家斯万Ahrrenius正告说,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会导致全球变暖。 然而,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科学家们逐渐深入了解地球大气体系才引起了大众的广泛重视。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由联合国组织签订,目的便是强制发达国家碳排放要有限制,不能随便排了;发展中国家因为还要发展经济,所以暂时不约束。

然后便是各自的不平衡,吵吵闹闹的一直到1997年,作为公约的补充,在日本京发布了《京都议定书》,给二氧化碳这个满世界都有的东西赋予了价值,碳交易就此产生。

这个方法最大的变化是巧妙地用市场手段来节能减排,到达控制碳排放量,国家、地区、企业你想排放能够,花钱买排放权就行,顺便你如果节能减排做得好还能挣钱。

后来美国、日本、新西兰、德国、欧盟分别都启动了碳排放交易机制,只有欧盟做的最成功最有效,现在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也要启动了。

现在简述一下碳排放交易,就一个地区来说,参与者大致分为:政府、重点排放企业(控排企业)、咨询公司、中间商、第三方核证机构(DOE)。

政府先制定标准(方法学),让所有企业盘查能耗统一标准;

对到达排放必定数值(1万吨)的能耗企业历史数据进行盘查,一般都是咨询公司帮着做;

怕你核算不准确,所以安排第三方核查机构专业人员对碳盘查陈述进行审定;

然后政府根据企业历史数据给你分配必定的配额,便是只能允许你排放这么多,多了,就得去市场买排放权(配额或者CER),否则就罚款。

各自企业从政府划拨的配额是能够买卖的,各取所需。

CER叫核证件排量,中国的是CCER,叫核证自愿减排量,为了差异清洁发展机制的CER,主要来自清洁能源项目,例如一个光伏项目,自身不产生排放,发了点发送到国家电网,替代了化石能源发电。

咨询公司根据主管部门发布的方法学,计算出必定时间内产生的减排量,经过核证机构核证后到主管部门存案后就能放网上卖钱了,他能够当配额使,抵消必定的减排量。

上面企业到了履约期时分,排放的量超过政府发放的配额量,就得去碳交易市场买CCER或者配额,进行清缴。

当然,配额和CCER作为金融产品,是能够买卖的,控排企业、中间商、咨询公司都能够彼此买卖,挣取差价。

只要履约的时分保证控排企业账户里有足够的量就行。

本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中碳所落户上海,中碳登落户武汉,第一批2225家电力企业纳入管控范围。

对于重点排放单位需要接触的三大体系: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管理体系、注册登记体系、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前提是得现在交易所开设会员账户,才能使用三大支撑体系。

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管理体系是量化陈述企业自身温室气体排放的,录入数据或者文件导入后,第三方核查机构先核查,并出具核查陈述。

注册登记体系接收政府发放的配额,可是想要交易需要先将权益转移到交易账户(二级市场),使用这个体系,控排企业能够记录配额、转移、清缴、注销。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企业进行碳资产交易的平台,各试点的方针不同,例如深圳,主要分为定价点选和大宗交易,实行的涨跌幅限制,分别是10%和30%。

全国咨询电话:
1501875505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