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楼梯上下一层楼能削减0.218千克碳排放,少开空调一小时削减0.621千克碳排放,少用一吨水削减0.194千克碳排放……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结束之后,“低碳”概念开始高频率地走进人们日常日子。现在,杭州开始建造低碳城市,大家对碳排放量的多少十分关心,但又知道得很模糊,不知道到底该怎么算的。
事实上,碳排放和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至于碳排放量有多少,有关专家给出碳排放的核算公式: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耗电度数×0.785;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油耗公升数×0.785;
坐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
短途游览:200公里以内=公里数×0.275;
中途游览:200至1000公里=55+0.105×(公里数-200);
长途游览:1000公里以上=公里数×0.139。
火车游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里数×0.04
家用天然气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天然气运用度数×0.19
家用自来水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自来水运用度数×0.91
此外,还有人发布了肉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肉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公斤数×1.24。
这些核算公式是如何得出的?
据了解,碳脚印核算国际上有很多通用公式,这些公式是由联合国及一些环保组织共同制作的。在这些公式的基础上运用我国本乡的计算数据和转换因子,使核算更符合我国国情,也更准确地反映你的实践碳脚印。
在我国,每年的动力消费总量都发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算公报》中,比如,2008年“全年动力消费总量为28.5亿吨标准煤”。标准煤亦称煤当量。1吨标准煤的能量,约为0.7吨纯碳充分燃烧释放的热量。0.7吨乘以3.7得出:消耗1吨标准煤的动力,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2.6吨。任何普通人,只要记住“2.6”这个简单数字,就能从国家发布的计算报告中,估算出我国全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2008年为例,全年动力总消费量为28.5亿吨标准煤,其中3亿吨来自传统生物质动力(非化石燃料),2.5亿吨来自可再生动力,实践消费的化石燃料动力量为23亿吨标准煤。23亿吨乘以2.6,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9.8亿吨。根据当年的计算公报,我国人口为132802万人,由此核算出,2008年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4.5吨——这与国内外学术界认可的数字十分吻合。